清末民初的广州,城墙街景天字码头

编辑:admin 日期:2021-03-17 08:58:38 / 人气:

广州长堤指珠江南北两岸2·5平方公里范围,包括海珠区、东山区、荔湾区、越秀区段,是昔日广州十里洋场的发源地和中心地,曾经繁衍了广州最有名的酒家、银行、戏院等一大批著名的“老字号”。逢年过节,东南亚、港澳地区的达官贵人回广州都要携家带口到这里来采购用品、吃喝玩乐。
【西关】西关,是老广州人对市中心荔湾区内北起西村,南濒珠江,东至人民路,西至小北江这一带的称呼,这里古时位于广州城的西门口(即中山六路与中山七路和人民路交口)。该区俗称“西关”。西关在明清时期就是广州的商贸中心。
当年也聚集了许多名门望族、官僚巨贾。这些豪门富商在西关一带兴建了大批当时的“豪宅”,被称为“西关大屋”。这些老屋过去多是豪门富商的住宅,高大明亮,装饰精美。最具有岭南特色的广州古民居建筑,和具有广州最地道的昔日风情。西关大屋在鼎盛时期有800多间,现在尚存不足10间。
【贡院】清代广州贡院位于现今文明路,是两广地区举行乡试的地方。始建设于康熙23年(1684年),当时有号舍5000间。道光元年(1821年)号舍增至7603间。后毁于战火。咸丰11年(1861年)由两广总督劳重光重建。到同治6年(1867年),整个贡院号舍已有11708间,规模宏大,是清末中国四大贡院之一。
广州贡院的号舍数十间为一列,每巷有《千字文》编列号数。号舍内置木板两板, 分别作桌椅用,休息是两木板合而为床。应试者入内即封号册,食宿均在号舍内,交卷时方开。光绪31年(1905年)废科举后,广州贡院改建为两广速成师范馆,也即后来广东大学和中山大学前期校址所在地。
【城墙】现存的城墙位于越秀山上。明朝洪武十三年(1380年)永嘉侯朱亮祖把宋朝广州三城合为一,并向北扩展,跨越到越秀山,史称旧城。据明黄佐《广东通志》载,当时广州城“周长三千七百九十六丈、高二丈八尺”。有城门、城楼、敌楼、警铺等。“崇祯十三年(1640年)增筑北城,将城墙培高七尺,增厚墙基”。
【码头】天字码头(Jetty Tianzi),俗称“广州第一码头”,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中路及北京路交界,有渡轮渡过珠江来往对岸海珠区的纺织码头及中大码头,现除了用于渡江外,最大的用途是用于旅游观光,珠江夜游的船只多在这里启航。另有同名电影。
天字码头是广州东堤有座气派非凡的码头,清雍正年间(1723年-1735年),清朝中叶曾被指定为官方码头,但凡官员从水路到广州或离开广州,都在此上落。码头前面有接官亭,作为迎来送往官员之用。是目前广州使用历史最久的码头。
【街景】从明嘉靖二年(1523)开始,因“争贡之役”,严申海禁,废罢泉州、宁波二市舶司,止存广东司,广州便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惟一口岸。至1566年共43年。清初为防范台湾郑氏反清势力,在东南沿海“围海迁界”,实行海禁,广州又成为惟一的外贸口岸,时断时续直至1842年。
广州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。直到1842年签订《南京条约》为止的320年间,除个别地区和特殊情况外,基本上是广州“一口通商”,垄断了全国的对外贸易。“一口通商”的特殊地位,促进了广州的繁荣。

现在致电 0731-6554677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Top 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