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沫若要拆古城墙,病重的林徽因声嘶力竭反对,当年预言如今成真

编辑:admin 日期:2023-03-19 11:53:54 / 人气:

2004年3月10日,北京永定门城楼重建工作正式开始,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北京中轴线最南端终于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。
永定门修缮原则是“原汁原味”,为此文物专家们花费了颇大力气,找来了1937年永定门城楼实测图,花大价钱从遥远的非洲购买12根铁力木做金柱,连当年拆城墙时留下的百来块旧城砖也重归旧城,虽量少,但聊胜于无。


修缮中的永定楼远景
文物专家们已经尽最大努力地想要将城楼恢复成被毁前的样子了,可是由于许多资料丢失、传统制造技艺失传,新生的永定门虽然看起来与原先无甚差别,但细究,总觉得这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。
根据《明史地理志》记载:“明嘉靖三十二年(1553年),筑重城,抱京城之南,长二十八里。”
若这些古城楼、城墙未遭重创,保留至今的话应当有近500年的历史了。可如今,除了重新修缮的永定楼,真正意义上能称得上古城墙的所剩也不过十之一二罢了。


古城楼旧照
古迹是一个民族奋斗不息的见证者,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,所以在战时,才会有那么多的爱国人士不惧生死地保护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。
可在上世纪50年代,同属于中华民族瑰宝的北京古城墙却被它的子民亲手摧毁,不仅可惜,在有的人看来更是可恨。
民国才女林徽因为了守护这些古城墙,哪怕缠绵病榻,也不顾身体与想要毁掉它们的那些刽子手据理力争。


林徽因重病期间
郭沫若便是“屠杀”古城墙的倡导者,在他看来,新中国成立后,盛世太平,这些冰冷的古城墙已经失去了封建王朝时期抵御外敌的作用。
如今国家要发展,社会要进步,古城墙阻碍了北京城道路规划建设,在郭沫若这些求新的文人眼中,古城墙不拆实在是大有害处。
郭沫若的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,因为他们刚刚挣脱旧时代的泥淖,期待的是全新的社会面貌,一切旧事物皆可抛。


郭沫若
可在建筑学家眼中,这些古城墙是有生命的,一砖一瓦都刻着岁月的痕迹,见证了时代的变迁,无论无何都不该被一句“没价值”就否定掉。
为了保护这些古城墙,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还写了长达25000多字的报告,内含保护提案,可是交上去两次都被打回来了。


梁思成在病床上工作
当时的林徽因本就患有严重的肺病,听闻此事更加生气激动。她本来嗓子嘶哑,不能久语,可还是声嘶力竭地反对“主拆派”。
她痛心疾首,眼中含泪:“拆了这些八百年的古城墙,来日方长,就算后悔了复原重建,赝品的城墙没了历史的厚重感,只是件多余的摆设。”


林徽因寻找中国古建筑期间留影
如今看来,林徽因是有远见的,她当年的预言早在2004年便成真了。
可在半个世纪以前,拥有远见之人是痛苦的,因为没有人能理解她的苦心。
在林徽因的极度失望和愤懑中,古城墙还是拆了,除了少数的2处,其余的真是毁得干干净净。


林徽因、梁思成在外寻找中国古建筑
林徽因撂下狠话后没几年便因病去世了,可梁思成却是亲眼看着古城墙一点一点地在他面前坍塌。
当时的他看见了什么?是妻子林徽因绝望的病容,还是一段段在烟尘中被湮没的历史兴衰呢?


林徽因深情凝望大佛
二战时期,他和林徽因为了保护日本奈良等古都,不顾生命危险前去劝阻美军的轰炸,留下了属于日本的历史古城。
讽刺的是,他们能保护别人的古城,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的古城墙被毁得消失殆尽。


林徽因爬到梁上测绘古建筑
恐怕文物专家们在重建永定门时没少腹诽郭沫若吧,可就算把他骂得活过来又怎么样呢?古城墙能再屹立于北京城吗?
事已至此,无可更改,唯有以史为鉴,反思悲剧带来的后果,避免重蹈覆辙。


林徽因高空测量
老话说得好,姜还是老的辣,虽然年轻的生命、新的物品会给人带来全新的希望,但没有岁月的痕迹,没有时间的年轮,没有生活的气息,始终缺少让人感动的灵魂。
新事物可以永无止境地打造,但老玩意儿却可遇不可求,毕竟时间的厚重只能往后,不能承前。
愿以史明今,后来者不要感叹“要是当初听林徽因的就好了!”

现在致电 0731-6554677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Top 回顶部